關于我們
新聞中心
碳定價將發揮重要作用
碳交易、碳定價應該注意哪些問題?氣候投資前景如何?在5月29日至30日舉行的國際金融論壇(IFF)2021 春季會議上,中外權威專家就這些熱門議題進行了探討。
碳定價將發揮重要作用
中國科學院科技戰略咨詢研究院副院長王毅表示,中國在碳定價或者碳相關的政策是不斷嚴格的。而碳定價可能在未來碳達峰和碳中和當中發揮非常重要的作用,這是由碳中和本身系統性、引領性和實踐性的特點決定的。此外,碳定價的機制本身并不完全是一個自由市場的機制,而是人為的市場,無論是總量的設定,還是它減排的速率和方向都需要確定成本。
王毅建議,中國碳市場的建設要從目前的配額以及整個交易過程中碳價的走向等做更好的分析;要逐步明確宏觀政策,包括明確碳排放峰值和明確行業政策等。
IFF副主席、摩根士丹利全球副主席、意大利前財長多梅尼科·西尼斯卡爾科表示,進行碳定價實際上比碳稅容易執行,更加長期的投資活動需要有更加穩定的定價作為基準。他還建議中國可以考慮借鑒很多國家已有的經驗,未來采取碳定價和碳稅同時搭配進行的模式。
北京綠色交易所總經理梅德文認為,中國市場需要一個有效性、流動性、穩定性,具備廣度、深度和彈性的,能夠反映邊際減排成本,反映外部性成本的碳價格信號。
談到具體的碳交易,IFF學術委員、中國發展戰略學研究會副會長王元豐設想把碳交易個人化,他說:“隨著系統不斷完善和成熟,我們可以有更多個人的和中小企業的碳交易,從而讓他們親身了解哪些是高碳,哪些是低碳,最終使其自主進行節能減排。”
發展可持續金融是大勢所趨
國際能源署表示,到2030年全球對能源項目的投資將增加一倍以上。清華大學氣候變化與可持續發展研究院也預測,未來的30年碳中和將為中國帶來上百萬億元的投資機遇。
“全球可持續金融市場潛力巨大。”中國銀行行長劉金表示,現階段還受到規則標準不統一、市場機制不完善、產品創新不充分等方面的制約。為了解決這些制約因素,劉金建議,全球金融機構應該共同負起責任,制定兼顧各國發展需求的標準;積極培育可持續金融市場,將更多節能減排、清潔生產、循環利用等行業納入可供交易的行業范圍;創新可持續金融信貸產品,推進綠色信貸資產證券化,創新預期收益抵押、股權質押等方式開展排污權、碳排放權、用能權等綠色權益抵押質押貸款業務。
中國工商銀行首席經濟學家周月秋表示,應加快投融資結構低碳轉型的步伐。要持續擴大綠色投融資占比,制定碳中和的計劃,通過產品、服務、創新,幫助股東、客戶、供應鏈上下游來實現節能減排。
氣候投資正在成為主流
在IFF理事、美國保爾森基金會副主席兼總裁戴青麗看來,氣候變化現在正成為一門好生意,中國將成為氣候商業熱潮的核心,不僅因為中國的排放規模創造了機會,而且還因為中國正在成為創新綠色金融和清潔技術的領導者。
IFF 副主席、全國社保基金理事會副理事長陳文輝認為,碳中和是一條又長又寬的賽道,很可能像“數字化”一樣讓整個中國各個領域煥然一新,面對這樣的經濟社會變革,作為投資機構需要有長遠目光、做長遠規劃,這樣才能抓住機遇。
一個普遍的業界共識已經形成,“碳中和”未來的投資方向將主要集中在能源、交通、建筑、工業和綠色農業,要抓住歷史性機遇,就必須深入這些領域尋找下一個風口。
世界資源研究所高級顧問、聯合國前副秘書長索爾海姆建議人們更多關注傳統能源企業轉型、公司治理以及技術導向方面的趨勢,中歐正在聯合制定《全球綠色投資指南》,為將來創造更好的投資環境。
?